你是否听过别人这样评价过你:“你从来不骂人的”、“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以前不斤斤计较的”。往往缺乏社会经验的人一听到类似的话,就会在心里反思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真做错了,继而在行为上或多或少的让步。
每次遇到分歧的时候,都对你使用类似这样评价的人,很多都是精于操纵别人的人。他们的目的是想把你的注意力从事情本身转到你的身上,不去分析事情的过程、不去判断孰是孰非、不反省自身的错误,直接本能的就想用道德绑架你和压制你。
1.很容易被人套出心里话和私人秘密。
对策:
(1)在心里要意识到: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点和想法,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2)设定一个回答的标准版本,就如同外交辞令那样。
(3)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谨防“祸从口出”。
(4)有些难度较大的事情,即使你做到了也不要说,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很容易相信上级或领导编的故事和画的大饼。
识别编故事和画大饼的方法:
(1)注意观察领导的实际行为,不要光听他嘴上说什么。比如如果他自己每天都准点下班,但却让员工加班到很晚,画大饼的可能性很大。
(2)观察你的上级或领导是否日常对自己很好,是否对员工很苛刻。真正有事业心的领导,都是对自己很苛刻,而不是只对员工要求严格。
(3)可以留心观察他在编故事画大饼的同时,对对手或其他行业的评价。如果他对对手或其他行业的评价都一文不值或持明显贬低的态度,那他对你们采用编故事和画大饼的可能性很大。
(4)自己也要多利用互联网搜集行业信息,经常检测领导和上级的所说的内容是不是准确客观,是不是有意在隐瞒关键性信息。
普通家庭教授给孩子的社交理念基本都是: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这种理念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吃亏,还很容易被动机不良的人道德绑架。对于这句话的完整表述应该是:你可以对别人好,但这并不能保证别人也一定对你好;而且你起码应该在确定这个人在人品上值不值得你对他好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对这个人好。人和人的相处和了解,都是有过程的,这也符合社交的基本规律。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673 测试
立即测试
266 测试
立即测试
611 测试
立即测试
475 测试
立即测试
50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