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警示:需费力维系的关系,皆藏隐患
作者:解心在线 2025-07-07 09:55:01 人际心理

优质的社交关系,往往源于主动的靠近与潜移默化的滋养。当那个人静静陪伴在你身旁,同处一个空间,便能自然地散发出令人安心的能量,让你放下防备,悠然自得地去做任何想做之事。社交警示:需费力维系的关系,皆藏隐患

然而,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许多人不仅与处于权力层级中的领导、同事相处时感到不适,与朋友相处不融洽,就连和亲密的爱人、家人待在一起,也难以感到舒心。

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众多人真实的内心感受。而这种感受背后,是潜意识未曾察觉到的——身边那些有害关系所带来的“自我失权感”。

想象这样一幅场景:你穿着心仪的衣服,开开心心地出门,打卡上班,与客户交流,完成工作任务,然后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休息,这原本是一个人再正常不过的工作日常。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太多让人烦闷的事情发生:

比如,你满心欢喜地穿上自认为好看的衣服,伴侣却投来异样的目光,对你的穿搭评头论足,瞬间让你一天的好心情烟消云散……

接着,上班路上,路人多看你两眼,你也会觉得不自在;到了办公室,领导、客户和同事似乎都在针对你、刁难你;最后,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瞧,这不就是原本健康完整的人格,从自信满满逐渐走向自卑沮丧的全过程吗?

所以说,倘若你没有意识到他人评价的主观性,或者没有察觉到自己在他人评价中逐渐丧失的主体性,就很容易陷入自卑、失控、刻意迎合的人格状态。

最终,成为一个仅仅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和评价而活,内心空洞的人。

这件事发生的本质,主要受三个心理因素驱使:

首先是自卑心理。小时候,父母家人过度关注你,对你要求过多,让你长期忽视自身的感受,从而失去了争取思想自由的权利,只能任由家人的评价左右自己。

因为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连最亲的人都如此看待你,你难免会想别人会怎么想自己。这就是原生家庭引发的自卑心理在作祟,进而导致主体性丧失。

其次是长期被恐惧支配。由于害怕失去后的空虚、被拒绝后的尴尬、被当众评价后的羞耻,你的行为总是在极力避免这些让你内心恐惧的事情发生。

你会尽可能地去迎合他人,表现出喜欢和欣赏(社交礼貌除外),打字时反复斟酌标点符号和语气等等。这其实是你太害怕失败了,但你要明白,一件事做不成,并不代表你这个人就是失败的。

再者是能量消耗的不对等。在一个环境场域中,有人处于高能量状态,有人处于低能量状态。而决定能量高低的因素众多,并非取决于人格,可能源于睡眠质量、身体激素、饮食健康程度、运动情况、性格特点等复杂因素。

然而,有些人在不了解这些内在机制的情况下,盲目地信任和崇拜高能量的人,从而将自己置于低位,容易被他人洗脑和操控。

这就是当人处于有害关系时,促使人采取“过度维护行为”的三个主要因素。“不必用力走向任何人”,这不仅是一句忠告,更揭示了人际关系的真相。那些让你时刻消耗自己、降低自身人格魅力的关系,要学会“看透”。

既要看透自己的无知和恐惧,也要看透他人的表演欲和操控感。

01长期稳定的利益关系,无需过度维系

不要因为亏欠他人,就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无论是人情债还是财务债,都要明白,只要是债就有偿还的可能,能还就不要拖泥带水、无底线地服从。

对帮助过你的人要心怀感恩,但不必卑躬屈膝。感恩是在对方需要你的时候,你能理解其需求,解决其痛点,而不是一味地讨好。

也不要因为权力的上下级关系,就过度付出。权力的结构是相互依存的,上位者需要下位者的支持,下位者需要上位者提供资源。

支持者众多,有资源的人也不少,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要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强者的心态是:我有掀桌子的能力,但不会轻易掀桌子,是否掀桌子,主要取决于你的能力和品德。

看清这一点,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上下级,也没有绝对的强弱,所有的关系都是动态变化的。不能过于顺从,但也不能缺乏服务意识。

把握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你对“当下想要的东西”和“未来想要的东西”的权衡。

02认清自己的自卑,直面自己的无知

如何打破自卑和恐惧驱动的心态呢?就是要学会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背景。

农村出身的人到了小县城会自卑,小县城出身的人到了大城市会自卑,大城市的人到了纽约伦敦也会自卑……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阶梯,当你不断攀登,看到不同层次的风景,就不会再自卑了。

所以,不要把自卑当成缺点,而要把它当作好奇心的起点。因为你对事物了解得越深入,就会越自信,侃侃而谈、绅士优雅等优秀品质,都是通过经验和阅历培养出来的气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提升自己,远离那些让你觉得自卑会伴随一生的人,包括同事、朋友、爱人甚至家人。

直面自己的无知,表面上看似老实,实则这种真诚,加上“我会了解一切”的自信,就是吸引他人靠近你的顶级魅力。因为拥有这两种特质的人,会展现出一种“空性”,让人不敢轻易揣测和拿捏你,因为你不会按照常理出牌。

就像别人都对新来的上司心存畏惧,你却主动上前搭话;你的朋友见到权威就唯唯诺诺,你却只是在一旁冷静观察分析……

03学会与不适的感受共处

即使你掌握了以上两种心态,但在广阔的世界里,我们仍无法避免在人际关系中与那些让我们内心痛苦的人打交道,比如喜欢打压你的上级、辱骂你的父母、欺骗你的朋友等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远离他们。

一段关系中的“有害部分”,还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界评价的期望过高,导致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从而让他人可以无意识地操控我们。

就像你总是喜欢询问他人对自己外表的评价,就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感到自卑。在你询问的过程中,他人会感受到自己在评价你时的“权威”地位,这就是一种隐形的权力上下级关系。

所以说,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那么,如果我们不依赖外界的评价,应该如何建立自己健康的主体性,而不是封闭自己呢?

  • 向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学习。

所谓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就是那些与你相处时,总能让你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攻击你,也不会操控你,他们自身的完整会让你感受到真正的内心力量。

但这种人有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冷漠,与他们相处时,不要过度索取,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也不要随意批判,因为人性都是复杂的。

  • 向有成果的人学习。

多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伟人的一生坎坷,你会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很相似。当你为一个你以为强大的名人感动落泪时,你就会明白,没有人是天生的强者,所有强者都是通过训练和学习成长起来的。

  • 向内探寻。

学会与不适的感受相处,当你感到孤独、难过、痛苦、迷茫和焦虑时,就静静地坐着,不要找别人倾诉,也不要用手机消遣……用心去感受心里的那份痛苦,然后问它:“你怎么又来了?”

等内心平静下来,再一步步分析这份痛苦产生的动机和过程,然后你就会看到这些情绪背后真实的恐惧和担忧。

最后,你将不再害怕任何人的离开、伤害和诋毁,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既能坦然接受一切的到来,也能从容面对一切的离去。

所以后来,你再也不会用力走向任何人。

因为,你明白了,爱的人无需匆忙奔赴,ta会一直静静地等待着你;热爱的事无需急于求成,你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完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