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伴侣百依百顺,还是被分手”:过度付出换不来亲密关系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8-04 08:39:22 婚恋心理

对恋人倾心相对无可厚非,但超过界限的付出,只会给双方都带来压力。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过度付出(Over Giving)”。过度付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贬低。

01

为什么过度付出是自我贬低

过度付出,归根结底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独一无二,因此用大量的付出来证明自己“有用”,但是,这种付出并不纯粹。

1、”过度付出“实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过度付出者的付出,并不来自于“慷慨”,而是来自隐藏的需求。

“对伴侣百依百顺,还是被分手”:过度付出换不来亲密关系

当ta们不断为某人付出时,可能是希望对方满足以下的需求:

被欣赏或被爱

减轻自己内疚感

得到对方的感激或更多回报

需要被视为更强大、聪明、有价值的人

用其他人不能做到的事情证明自己

我们都希望得到认同和肯定,小时候我们通过父母的肯定获取认可,并逐渐内化成为自我认同。

但如果如果我们的自我认同感比较低,就会想通过付出,来获取他人的肯定。

“过度付出者”的生活重心从来都不是自己,ta们将自己的价值感、尊严统统置于别人的评价体系中。

ta认为,只有满足被人的需要,对方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2、过度付出需要代价

首先,过度付出会使人自尊受损降。

“过度付出者”本质上是在违背自己、践踏自己的尊严。

ta们认为自己“应该”或“必须”做这件事,从根本上来说忙着违背了自己意志,践踏自我界限,导致自尊降低。

试想,当你生活中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围绕其他人进行时,无形中会向别人传递出一种观念:“我不够好,所以拼命付出去留住你,跟你站在一起。”

潜意识里我们的付出就成了“应该”和“必须”的事情,不仅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对方也会因为你的行为产生困扰,甚至看轻你。

其次,当“过度付出者”的期待没有被满足,会产生极端情绪。

过度付出者通过自己付出,来对被付出者进行道德绑架,ta们的付出后包含着一种强烈的期待:“你必须爱我、回报我,否则你就是白眼狼,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一旦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需求,就会引发过度付出者剧烈且持久的失望,甚至是恨意,将身边的人都推开,破坏人际关系。 

同时,过度付出者也会产生自我攻击的想法,如“我果然不值得爱”、“即使付出再多也没人喜欢我”,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最后,过度付出的本质是病态依赖。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过度付出者认为认为自己缺乏魅力,只能通过地付出留住恋人。

ta们用付出取悦恋人,从对方的关注和夸奖中自我满足。

但这种满足的根基非常脆弱,因为这并不来自于对自我的稳定认知,而是他人的评价。

太沉迷于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通过取悦他人获得自我认同,会阻碍我们走向独立,逐渐失去自我。

02

如何停止过度付出

慷慨的给予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过度付出让人感到负担。

长时间下来,你会感到疲惫,因为为他人付出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那么如何判断你是一个过度付出者呢?

1、 觉察自己的感受

试着觉察自己在付出时的感受,当你在帮助别人时,感受到的不是积极的情绪,满足和成就感,反而产生了以下想法:

感觉很厌烦

感到自己的能量即将耗尽

对自己“帮助”的人感到恼火

你没有被欣赏的感觉

你不再想提供帮助

那么你可能处在过度付出中。

2、建立边界感

中国有句话说“升米恩,斗米仇”,任何人都没有必要为别人的幸福负责,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别人付出太多,是缺乏自我界限的表现。

当对方习惯了你的付出,你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付出-接受”的相处模式,这会让对方把你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甚至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

因此,从现在起,建立起人际关系的边界,明确你能为对方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控制自己的付出。

3、自我肯定练习

 拿破仑曾说:“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过度付出者”通过付出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将自己的价值感和别人的评价捆绑在一起。

一旦别人拒绝接受我们的付出,或者对付出有负面的评价时,会直接影响自我价值感。

为了让你的自我价值感处在稳定的状态中,请在生活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乐于助人就是其一。

4、接受练习

“过度付出者”有很难接受别人的好意和馈赠,ta们会因为对方的给予感到愧疚和不安,往往是在接受的同时就在思考如何偿还。

因此,他们总是会选择在生活中独自承担压力,在工作里独立完成任务。

练习接受别人提供的帮助和馈赠,让善意的能量在彼此之间流动,这也是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付出当然可以让世界变得美好。

但相比付出能得到的结果,享受付出的过程会是一种更美好的体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