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我们在朋友间聊天结束时,常常会嘱咐一句“照顾好自己啊”“好好爱自己哦”……
简单的一句嘱咐,落实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我在咨询室里,也听到过来访者这样感叹:“我知道要好好爱自己呀,可我不知道怎么爱呀!”
是的,如何爱自己、怎样才是好好爱自己,也是需要学习的。
在这里,我就想从知、情、行三个层面来分享一些我的实践和体会。
如果了解情绪ABC疗法或者认知行为(CBT)疗法的伙伴,会知道这些疗法主张通过改变对事件的态度(认知)来调整行为,进而改善情绪。而我这里讲知、情、行,需要从行开始,由行到情再调节知,再由知促进行,同样会形成一条良性循环链。
首先,从行上爱,指的是做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丰富多彩。
有人说,我瘫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是放松的;我打几把游戏、刷一些搞笑视频是愉快的,这是不是爱自己呢?如果你做完这些有以下这样的感受“自责“”懊恼”“不满足”……那么这些行为就不能成为“从行上爱”。
“从行上爱”的关键就在于,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很享受,做完之后我会不会很满足。
我们每个人需要了解自己擅长用那种方式最容易获得爱。比如我喜欢随手涂鸦,我拿着画笔在纸上随心而动,看着各色颜料在纸上或徐或急地铺展开来,我就觉得很放松,当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我更加满足。这种满足不是绘画技法带给我的,因为我也没什么技法,看见本身就足够了。从这里也许你会看到,我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满足自己。
如果你更喜欢运动,也许坚持10分钟以上的跑步或者瑜伽,大汗淋漓的畅快也会让你满足。
如果你更喜欢静静地发呆,那听一听纯音乐,去跟随乐曲里的情感流动,和自己的身体呆在一起,也是好好爱自己的办法。
品一盏香茗、写一些只言片语、街心花园里散散步……这些能够让你的身体感官参与进来的行动,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是好好爱自己的表现。
其次,从情上爱,指的是了解自己的情绪,适度表达情绪。
我们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每到夜深人静,脑袋里就开始过电影,思忖着白天是不是哪句说话错了?要不ta怎么给我那种眼神!当我们在为白天社交中的问题自责时,此时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开始时,会觉得自己没做好有些沮丧,然后想到怎么办时又开始焦虑,想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凭什么这么折磨自己,于是又生气起来。当我们把扑面而来的情绪做这样的梳理时,可以看到情绪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
了解了自己此刻的情绪之后,可以试着把“自己不应该”的自责模式,换成“我知道、我允许”的爱自己模式。比如:
“我知道今天白天有句话没说明白,让别人产生误解,我很自责,现在我有些沮丧。”
“我知道自己在担心以后还是不会沟通,让社交变得更糟糕,现在我有些焦虑。”
“我知道我的这些想法让我无法平静,影响了我的睡眠,现在我更加气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描述事实,而这些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自由书写、情绪涂鸦等方式让情绪得到适度表达来爱自己。
第三,从知上爱,指的是领悟生命意义,重塑认知。
还是拿我自己举例子,当我在人际交往上畏首畏尾时,心里总是不自觉地责怪父母,在我小时候没给我提供接人待物的锻炼机会。
事实是,我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这些年的学习和阅历积累,我是知道怎么做的,只是在心里与“父母”抗争,把能量分散了,也就没办法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可做之事上。
当我可以意识到内心的想法之后,我就会先暂停“抗争”,告诉自己我现在是在为自己做出改变和调整,我在做为自己负责的事情,通过重塑认知,来进一步爱自己。
当然从知道到行动起来也许还有阻力,每个人的阻力也会有差异,不过如果你可以从写下“我有要好好爱自己的想法”或者“我在想着去做努力爱自己这件事”这句开始,哪怕只写一句,但你可以从心底里承认这个想法,放下质疑、指责自己的习惯性想法,你就已经在开始爱自己的路上了。
好好爱自己,可以从行-情-知的积极循环中为生活带来活力、支持、能量,让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好好爱自己,你可以让它不再是一张空头支票!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
588 测试
免费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