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别人好的时候,有时候却会被贬低或不被欣赏。这种情况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尤为常见。例如,一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很高的母亲可能给孩子的感受是她更关注分数胜过关心孩子本身。而在孩子眼中,她可能是一个缺乏温暖、自私的母亲。
那么,为什么一个对别人很好的人会遭受贬低呢?这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
实际上,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潜意识的角落,它在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运转。这个潜意识的运作往往与我们所看到的内容截然不同,这个角落被称为潜意识。我们的行为、情感等大部分都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因此,理解潜意识的运作对于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对人好”还会遭受贬低呢?
仔细思考一下前面的话,为什么对人好还会被贬低呢?实际上,其中存在着一个“交换”的预设,即我对人好,就应该得到同样的善待。这简短的一句话中蕴含了非常复杂的心理意义。
1、你为什么对人好?
如果你对人好是为了换取被善待,那么你对人好的真正目标其实已经转移了,对人好的真正动机并不是为了对方好,而是为了获得自己被善待的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我们的期望可能会落空,当我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本身可能会被我们自己感受为被贬低,这与对方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我们自己内心对关系的一种解读。
同时,如果对方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好背后有另一层期待,他也可能感到不舒服,因此他可能会用一种攻击的方式来回应我们,这时我们真的可能会感受到被贬低。
2、对人好与被贬低之间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吗?
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对一个人好是一种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对人好时自己感到满足,至于对人好之后会发生什么,那已经不是我们关心的事情了。在这种状态下,对人好本身就已经是事情的结束了,与被贬低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也不会建立起相互排斥的关系。
当我们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时,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内心中有着期待被回报的愿望,这个期待本身意味着我们自己的心理边界在此时与他人紧密相连,我们的情绪和情感并不独立,而是受到他人态度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的心理边界不够清晰,我们自己受制于自己的期待,与旁人并没有太大关系。
3、当我们用“对你好”来防御“被贬低”时
实际上,贬低的真正来源可能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为了防止我们不接受的那一部分跑出来时,我们可能会不断用“对你好”的方式拉近与对方的关系。然而,无论我们如何防止,那一部分仍然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中,它会在暗中发挥作用。
例如,当我们讨厌某个人时,为了社交的需要,我们可能会夸赞他,同时防止因为讨厌他而做出不适当的行为。然而,我们内心对他的讨厌仍然存在,这些讨厌的情感可能会推动我们在夸赞对方的同时传递出一些让对方能够捕捉到的非语言信息,比如皱眉。
在人际关系中,非语言信息所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人相信,因此对方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因此,他可能会用一种贬低的方式回应,这是非常正常的。
4、在人际关系中,有些人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建立关系
实际上,有些人就是通过贬低别人来建立关系的。这些人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阻力甚至破坏,因此他们没有能力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人建立关系。他们的人格发展可能受到了损害,因此他们不太会学习到更具建设性的方式。
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中,他们常常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伤害性的,感到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对他们的攻击和破坏。因此,他们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外界对他们的否定和伤害。
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在这种恐惧下生活,他们发展出强大的战斗精神来应对外界对他们的伤害。他们可能会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和能力感,从而满足自己脆弱的安全需求。
5、有时贬低性的攻击本身实际上是一种表达亲密的方式
有一些人习惯用贬低他人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攻击,而另一些人则喜欢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与某人的亲近。
实际上,攻击本身是一种连接的需求。心理咨询行业强调攻击的重要性,强调没有表达过攻击的心理咨询不是一个完整的咨询过程,是因为表达攻击的能力本身也代表了攻击的人有能力处理内心可能具有破坏性的驱动力。同时,表达攻击的背后其实也有对关系的信任。
因为对于一个人格结构相对健全的人来说,只有当他感觉彼此的关系相对安全时,他才可能放下对关系被破坏的恐惧,将自己的攻击性释放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彼此间嘻笑怒骂,似乎彼此给了对方很多贬低性的内容,但是在双方的关系中,却感觉非常亲近。
说了这么多,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步步惊心,好像不管做什么,都有可能有潜在的陷阱,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困难。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只需要学会一些简单的方法:做真实的自己和容纳对方的情感。当然,这听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可能需要我们一生的努力。
做真实的自己需要内心有强大的安全感,这样才能让自己放下那些具有破坏性的防御,坦然地面对他人。而容纳他人的能力则来源于对人性的接纳与理解,这可能真的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266 测试
立即测试
812 测试
立即测试
711 测试
立即测试
697 测试
立即测试
34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