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让孩子去经历挑战
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人们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可能永远不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自信。
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担心挫折会击伤孩子的自信,所以当孩子觉得难,或是因为挫折而哭泣时,他们会很心疼,于是对哭着的孩子说:“宝宝觉得难我们就不做了”,主动提出放弃。
但实际上,做得怎么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
面对挑战时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在耐受住焦虑后,或许能让孩子找到发自内心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02
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
许多人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但这样的理念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
即便是热爱科学的爱迪生也要经历了99次失败实验才发明了灯泡,天才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磨炼自己的天赋。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适感和障碍,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不然你将错过山顶的好风光,和大汗淋漓时凉爽山风吹拂带来的美妙感觉。
03
适时必需的推动
孩子的自制、自控力在一开始时总是需要外力去推动和培养的。适当的规则、规定和督促对于尚未形成规则意识、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是必需的。
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完全自动“上链”的。父母的规定和推动,是孩子从尝试、被迫的练习、到可以自发去做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孩子一开始可能会抱怨,但也很有可能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乐趣。在每日的坚持中,孩子储蓄着内在的心理能量,可能在不经意的某天,便成为孩子的内驱力。
04
拥抱无聊和沮丧
成功很少发生于第一次尝试。事实上,这通常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程,并且布满艰难险阻。困惑、沮丧、甚至觉得无聊透顶,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
当看到孩子处于困难阶段时,心急的父母或许可以尝试着抑制住想要帮助他的冲动。
要相信你的孩子有解决的能力,尽量避免直接给他一个解决方案,而更多去启发他自己思考的方案。这样的锻炼会让孩子养成一种自信,“嘿,我自己能解决!”
在经历了这样的体验后,孩子也能明白,学习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很笨,在今后的困难和挑战中也更有毅力坚持下去。
此外,在鼓励孩子做事情的坚持性时,也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质,在孩子适合的事情上鼓励坚持。不是“事事都坚持”,这样只是在追求完美,更加容易打击孩子的动机。
在进行“坚毅性格”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父母去修炼自己,具有一定的力量和毅力去应对孩子的难题。此时尝试跟专业人士探讨,获得专业科学的育儿指导,对于也在成长中的父母也是莫大的支持。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266 测试
立即测试
459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1549 测试
立即测试
71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