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层次的下三层(能力、行为和环境)
举个例子来说。
一个孩子最近的考试成绩有所下降,做父母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把考试成绩下降这个事实和反馈机制的上三层逻辑层次关联,通常会说出这样的语句——
“你看你,这么简单的考试才考这么一点分,你真没用!”
注意,这句话里的反馈已经上升到孩子的价值层面了,直接以“考试成绩没考好”断定孩子“没有价值”。
由于孩子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无法将情绪和事实分开,会认为考试考不好就等于自己没用,显然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并不能引发孩子下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成绩的行动。
那么,如何表达负面反馈才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呢?
还是举这个例子,如果孩子的父母这么说——
“你最近学习也很努力,但是这次成绩却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感觉学习任务繁重,有些吃力呢?会不会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呢?”
同样是负面反馈,但是这种反馈方式只是把成绩下降的事实停留在孩子的能力层面,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能启发孩子反思,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而引发孩子下一步的行动。
而作为一名步入职场的成年人,没有谁再把你当做孩子看,这时候你需要自己学着将他人的负面反馈主动调整到逻辑的下三层。
2.树立专业化的契约精神
有位咨询客户曾经问我,办公室文秘这事是不是人人都能干,没啥专业性?
事实上,助理也好,秘书也罢,所做的事情都很琐碎,之所以不同的人做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是因为越是这种看起来人人都能做的工作,对契约精神的要求越高。
你会发现,同样的助理或秘书工作,有人就能深得领导器重,从而平步青云:有人却屡屡受挫,从而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这种工作并没有什么升职空间。
其实根源不在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在于你是否能够做到足够专业化。
而专业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不过多地让自已的情结和私生活响到工作,即便有些影响,也能迅速察觉,及时调整心态,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中。
3.职场如战场,多动脑子才能少受气
事实上,每个人在选择一份职业的开始,就需要想明白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诉求。
你为何要选择这份职业?你最看重这份职业里的什么因素?是希望通过这份职业提升能力,还是看重这份工作给你提供的待遇以及舒适的环境?
只有想明白自己的初心,才能静下心来接受来自领导及同事的负面反馈。
职场中的多数委屈无非来自,你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但领导或同事却说你做得不对。
即便最后证明确实是你做得不对,出于自我防御机制,你更倾向于找很多外部因素为自己开脱。
4、学会接纳不同的声音
两个具备同样高智商及高情商的人,因为接受反馈的能力不同,有的愿意从领导及同事那里寻求更多的反馈,从而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有的却感觉到本我受到了威胁,无法听取不同的声音。
所以两种人在职场中的发展路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巨大的差距。
要知道,批评从来不会悦耳,如果你下定决心从这些批评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你的成长无人可以阻挡。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
611 测试
立即测试
481 测试
立即测试
266 测试
立即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