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想要改变,关键的转变在于摆脱自欺欺人的心态。
这是因为,老好人常常陷入以下三个认知误区,导致他们无法摆脱讨好别人的行为模式。
误区一: 只要对别人好,就能换取别人的好,同时还能增进关系。
老好人通常会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维持关系的关键,而不敢做真实的自己。然而,过分的讨好往往换不来别人的尊重,甚至会导致关系的疏远。
例如,在日剧《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在工作上总是随叫随到,承担大家不喜欢的工作;
为了融入同事圈子,即使带了便当也要一起出去吃午饭: 因为男友不喜欢她的卷发,所以每天早起拉直头发以取悦男友。
然而,当她发现自己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同事的关心和男友的珍惜时,过度呼吸导致晕倒,醒来后却发现没有人在身边关心她。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种讨好行为不仅造成了关系的不平等,还给对方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甚至会导致对方选择远离这段关系。
因此,对于老好人来说,改变自欺欺人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误区二: 把讨好等同于真好。
所谓讨好,是一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行为。然而,老好人往往会把这种行为当成真正意义上的好。
例如,我有一位亲戚,她大半辈子都在为家人付出和牺牲,从未为自己着想过。
然而,这种付出并没有换来她所期望的回报,反而导致她身体出现问题,情绪也变得郁郁寡欢。
她的丈夫经常出轨,孩子对她也十分嫌弃。去年见到她时,面对丈夫的不尊重和孩子的无理取闹,她只能唯唯诺诺地回应,整个人状态非常不好。
这真的让人十分痛心。因此,我想说的是,老好人所认为的善良往往只是一种出于恐惧的“虚弱”,而真正意义上的好是一种有温度、有力量的好。
这种好不会让人全盘托付自己,而是能够好好地捍卫自己。
误区三: 老好人通常会把自已放在道德高位,而把对方放在利益高位。
他们以为自己追求的是善良,但实际上是想站在道德高位上。例如,我有一位朋友天生是个好人,但她的丈夫却十分糟糕。
男方好吃懒做、嗜爱赌博,甚至欠下了几十万的赌债。尽管如此,她却从未想过离婚。为什么?
因为她在这个婚姻中始终站在道德高位上,每次夫妻吵架,周围的人都会站在她这一方指责她的丈夫。
这导致她表面上追求的是善良和道德,但实际上追求的是道德高位。如果关系中出现问题,她总是认为对方的错
这种表面的善良和付出,也许是想通过不断积累道德资本来获得道德优越感和对另一方的话语权。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疏远和对方的背叛。
要打破老好人的怪圈,有3个做法:
首先,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爱和恨,才能维护好关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是建立和维护健康关系的重要基础。
味地讨好和委屈自己,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不敢表达的恨意。
如果对方做了一些过分的事情,应该真实地回应他的行为,尊重自己和对方,也尊重这一段关系。
通过表达不满甚至恨意,给予对方一份尊重,让他明白他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样才是维护一段关系的真谛。
其次,要学会区分讨好和真正意义上的好。
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好人,听到别人说“你真好”时,会有一种自信和自豪的感觉,认为自己确实很好,并且认可自己。
相反,有些人会很讨厌别人给自己发好人牌,因为当别人说“你真好”时,他们可能听到的是“你真弱,所以我欺负你,你也不会反抗”。
当你也对自己感到不舒服或羞耻感时,可以勇敢地去面对这份软弱和羞耻感。这正是放弃自欺欺人的重要条件。
最后,要放下道德游戏,自己认可自己。
老好人喜欢玩道德游戏,目的是获得对方的肯定和认可。然而,这会让他们逐渐忘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因此,要尝试着自己认可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并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证明。
在关系中,应该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卑不亢地维护自己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够获得一段健康的、能够滋养自己的关系。
总之,真正意义上的好应该既能滋养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也会在关系中滋养彼此。
要打破老好人的怪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自欺欺人,去获得一份真正的互相滋养的好。
祝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真实地互动,痛快淋漓地活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245 测试
立即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
475 测试
立即测试
288 测试
免费测试
148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