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化思维,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爱丽丝提出的心理学理论,指的是:
“对未来或任何不合理的负面预期”。
这种思维模式可能阻碍解决问题、采取积极行动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对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更进一步,当人身处恐慌状态时,往往会放大消极思维。
对一切持有悲观态度,轻信事情会发展到最坏地步,并对灾难化想法信以为真,从而陷入思维的怪圈。
灾难性思维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严重高估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
二是,反复想象不良后果发生的情境,从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三是,时刻处于警惕、担忧、敏感、多疑、紧张、焦虑之中,甚至产生疑症。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灾难性思维的模式,阻碍了积极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焦虑、多疑、紧张,失眠、身体受影响,导致无法解决问题、错失很多机会。
进而进一步加剧灾难化思维,如此循环往复,让自己的生活范围搞得越来越窄,生活上的阻碍也来越多。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55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658 测试
立即测试
335 测试
立即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