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喜欢的事,憋屈;看别人做不喜欢的事,也憋屈。
但是收起情绪之后,事情还是摆在眼前的,是不得不做的。怎么坚持呢?
当一项活动是无聊的、困难的、需要大量体力或脑力的努力(总之自己没那么喜欢)时,坚持它就需要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的力量了,这是指人们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情感或行为反应,来让自己坚持为长期目标服务的过程。
而自我调节的策略可以有许多种,有研究就总结列出了19种:
不喜欢你,就(小小地)改变你
(1)改变活动本身: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不就申请调岗吧。
(2)改变环境:不喜欢坐在工位,要不挪到会议室待会?
(3)消除干扰:戴上降噪耳机,就听不到同事嗡嗡嗡了。
(4)寻求社会支持:项目hold不住,拉个co-owner一起做。在剧中,女主的同事为了找上班的动力,恳请女主允许他喜欢她,这样上班就会有希望了。
(5)物质满足:跟co-owner一起点奶茶再工作。
(6)丰富任务:在讨论时边喝奶茶边聊点有意思的东西。
不喜欢你,就关注点别的东西
(7)关注过程:关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
(8)也想点别的:写项目书之余聊个天听个歌。
不喜欢你,那我只好试着改变自己
(9)增加自我奖励:想着做完项目后奖励自己一顿海底捞。
(10)关注负面后果:想想如果完不成项目会有多糟糕——没法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
(11)关注积极后果:想想做完这个项目有什么好处——那就可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
(12)目标设定: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先把项目书发给leader。
(13)进度监控:每天对着项目进度表写工作日报。
(14)制定计划:在自己的日程上写下具体的工作安排。
(15)认知重构:想我不只是在做一个项目,而是在完成职业生涯的探索。
(16)自言自语:告诉自己“我可以”。
(17)想“就要结束了”:想“这个项目快结束了,而只要结束这份复盘我就解脱了”。在剧中,女主为了打起精神去上班,每天都把辞职信揣在怀里,想着一旦坚持不下去,那还可以快速结束。
不喜欢你,那我也只能坚持
(18)抑制放弃的冲动:不能下班,我一定要先做完该做的ppt。
不喜欢你,还是试着开心一下?
(19)情绪调节:总之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开心。
除了总结这些策略,研究还调查了人们最常使用的策略是哪些,结果当然因人而异,而自制力比较强得人更常用的可能是:关注积极后果、目标设定、情绪调节。
那这些策略效果如何呢?
“想点别的”这种策略是最弱的——写项目书之余聊个天听个歌,然后就发现聊天听歌好好玩啊更不想工作了。不过,关注积极后果、关注(完不成的)消极后果、想“就要结束了”、情绪调节都可以增加自我调节的成功率,让自己坚持在不喜欢的事情上做下去。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无法不做、拒绝不了、放弃不下;但,觉察和识别不喜欢的能力,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清醒拥有的啊。
如果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是不是有机会改变呢?
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两种方法:换一件事做;喜欢上这件事。
由于我们往往对前者不具备那么强的自主权,所以认知失调总是一个更便捷(但好像也更无奈)的选择。
我近期也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在做喜欢的事,但我既不能就这样不做了,也不愿意让自己喜欢上这件事——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有更喜欢的事情。
也许,这也是一种关注积极后果策略:做完这件事,我就可以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攒下更多资本啦。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215 测试
立即测试
667 测试
立即测试
341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70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