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爱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一定是存在很多缺失。
而造成这些缺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总是得不到养育者的回应,内心的渴求很少被看到。
于是长此以往,内心也会逐渐变得匮乏。
所以,长大后的我们想要去很好地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首先就是去学会看见TA,然后去回应TA的需求。
例如,一个习惯于讨好的内在小孩,TA真的喜欢去讨好别人吗?
一定不是,TA之所以会去讨好,是害怕被讨厌,害怕被孤立,害怕失去关系。
而这份恐惧感,也大多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需要不断地照顾父母的情绪,才会获得父母的赞赏与鼓励,而形成的。
因为如果自己没做好,没有达到父母内心期望的点,就会看到一张失望的脸,而这种压抑的氛围,也暗示着自己不够好。
于是,这种害怕失去被父母疼爱的心理,就会随着成长内化到心中,即使你的身体已经长大了,但自己的内在小孩却依旧停留在那个担惊受怕的状态。
而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也会呈现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
也就是说,一个人会重复使用与父母或其他重要养育者的相处方式,去和外界构建连接。
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觉察自己与周围人在交往过程中的方式,自己在用怎样的心态处世。
是不是总是害怕自己那句话,那个行为没做好,就担心对方会生气,于是就习惯于在关系中变得小心翼翼。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焦虑心态,其实也就是你的内在小孩缺乏有爱的回应,与很少被真正看见的表现。
而这同样是一次内在小孩很好地“被看见”,是TA在向你求救,然后我们就要去学会很好地抱持住这份内在小孩的担忧。
告诉TA不是你不好,才惹得别人不开心,我们不需要时刻为对人的感受,情绪负责,就像是别人也不会时刻照顾自己的情绪一样。
只要你在合理的范围内友善地去构建关系,就是最棒的表现。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559 测试
立即测试
2395 测试
免费测试
1921 测试
立即测试
701 测试
立即测试
571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