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关系,往往蕴含些许"不适感
作者:解心在线 2024-11-19 11:20:36 人际心理
优质关系,往往蕴含些许

近期,一位友人向我倾诉了他的情感困惑:他正犹豫是否与现任女友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坦言,与这位伴侣相处时感到异常舒适,毫无焦虑之感,但内心又隐隐担忧,这样的平静是否意味着缺乏激情,是否算不上真爱?

这似乎是不少人在年轻时都会陷入的“真爱”迷思,认为真爱必须是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

然而,为何我的这位朋友已至成熟之年,还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着实不解。

不过,众人都明白,在关系中感到“舒适”无疑是件好事--但或许有些人尚未意识到,过度的“舒适”同样不可取。

在关系中,适度的舒适感才是最佳状态。今日的文章,既是为解答友人的疑惑,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关系中的舒适”。


在一段关系中感到舒适,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身体往往比大脑更先感知到某些信息。一个人或许能从理性上说服自己,但身体的感觉却难以改变。

紧张、失眠、颤抖、疼痛等,都可能是情绪/情感在身体上的反映。

我曾询问过我的导师,在他作为心理治疗师的职业生涯中,哪类病人最难治疗?

他回答说是那些有躯体症状却尚未意识到自身情绪和心理状态的人。

因为这类人尚未准备好“感知”自己的心理感受,压抑的负面情绪/情感转化为了躯体症状。

当我们说在关系中感到“舒适”时,这种舒适既包含心理层面的满足,也包含身体层面的愉悦,如良好的睡眠、食欲,以及无慢性疲劳等症状。


简而言之,舒适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感到舒适,说明没有压抑的负面情绪,身心需求得到了满足

如果双方都感到舒适,则说明双方对关系的需求大致匹配,思维/行为模式也相似,能够协同。

当然,只有双方都感到身心愉悦,才算是一段真正舒适的关系。

否则,可能只是一方的舒适建立在另一方的刻意迎合之上,而迎合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伤害性目的。如果单方面感到舒适,很可能说明这段关系并不对等。


舒适,对我们的人生而言,始终是把双刃剑。

舒适感过于强烈时,人们会陷入不愿改变的境地,因为熟悉带来舒适,陌生则带来不适。

学习必然伴随着不适,我们的认知需要接纳新事物。而当舒适感过于微弱时,人们同样无法改变,因为身心力量都被消耗在对抗不适上了。

因此,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最好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足够舒适但又不断接受挑战的状态。在自我关怀的前提下,保持学习和运动,就是这种状态。


对于关系而言,如果一方感到过度的舒适,可能意味着:

一方并不在意另一方或这段关系,不愿为关系的发展做出妥协或改变。

因为考虑对方的利益,做出妥协,必然伴随着不适。如果完全没有这种不适,可能是因为只关注自我,完全不顾及对方和关系的发展。

另一方则相应地忍受了过度的不适。

因此,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应追求的是“双方大部分时间感到舒适,并在某些时候都能忍受一定程度的不适”。


令人感到“舒适”的关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不仅亲密关系,所有人际关系都有舒适与不适之分。要谈论关系的舒适与不适,必须先了解“边界”这一概念。

边界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它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亲密关系中,两人的边界更宽松,更不分你我;而关系疏远的人,则边界更严格,互相都有明确的界限。

谈到边界,就不得不提自主性和自我决定。

我们要尊重边界,本质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主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也是义务),我们尊重他人的自我决定,不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了解他们,甚至认为自己能替对方做出“更好的”决定。

如果一个人对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没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就很难有边界意识,难以尊重他人的边界。

边界在关系舒适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令人舒适的关系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双方对彼此之间的边界有共识,比如都认为应该非常亲密无间,或者都认为彼此还不够熟悉。

对边界的共识决定了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对关系的期待、相处中的行为规范都有相近的理解。

这时,两人自然相处融洽。而如果双方对边界没有共识,当发现对方并不希望与自己亲密无间,或者自己本想与对方保持距离,对方却总想突破自己的边界时,自然会有一方感到不适。

当然,对边界的认知是可以调整的。一旦双方对彼此的边界有了共识,这段人际关系就有了“令人感到舒适”的基础。


令人舒适的关系的第二个特征是“不随意评价”。

除了在对方明确希望听取意见时,不随意评价对方的行为、外貌、为人等。评价是关系中“不适”感受的重要来源。

当我们在随意评判他人时,已经把自己放在了比对方更高的位置,似乎自己比对方更懂、更“正确”。

即使是令人舒适的关系,也会有很多彼此之间的“不理解”。而对于这些“不理解”的“不评价”,则为关系提供了舒适的基础。


令人舒适的关系的第三个特征是“活在当下”。

很多人可能会问,难道好的关系(无论是友谊还是爱情)不应该包含对未来的承诺吗?对未来的计划,与活在当下的情绪并不冲突。

活在当下的状态,指的是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更多地留在此刻。我们更多地投入在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过多地把由未来造成的负面情绪带入当下。

事实上,活在当下的人通常比较放松、更少焦虑、情绪稳定,这样的人自然更有能力给他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在当下,我们也可以探讨对未来的看法,但同时知道未来尚未发生。


对于亲密关系而言,这样做更能发展出“舒适”的关系:

不仅在关系开始时,在一起后也要抓住机会向对方介绍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复杂多面的,有爱情存在的话,就会对了解对方的更多面产生好奇和兴趣。

这些信息能在关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反应,也更知道如何与对方相处。

此外,在关系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聊一聊自己对当前阶段的边界的看法,讨论对相处方式的理解和期待,帮助形成对边界的共识。


很多人以为回避冲突能让关系更舒适,其实恰恰相反。

如果说回避冲突是牺牲关系长期舒适的可能,换取片刻的安宁;那么利用争吵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在用短期的不适,争取更长期的舒适。

争吵时,我们更能展现真实的自己。有时候,不要害怕在关系中坚定自我--这就像两个人之间的谈判,最终各自都有所妥协,达成对相处方式的一致看法。

如果无法达成,你也能得知对方并非自己适合的人。

不畏惧脆弱,在对方面前展现脆弱,并在对方脆弱时询问对方的需求。


最后,充分讨论你们对关系的担忧、找机会暴露自己的过往,以及经历对方最坏的一面。

回到开头我友人的问题,在“我感到很舒适”和“是否要发展成婚姻”之间,还有很多值得考虑的变量:

是你一个人舒适,还是两个人都舒适?你的舒适是否意味着你在关系中的自我妥协太少?你们有没有在舒适的同时,继续为关系的发展做出努力?

这些问题或许更值得深思。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