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分手后心中充满不甘?分手的情形无非两种:主动提出与被对方提出。
若为主动分手,那或许算是心愿达成。唯有被分手时,人们才会对这段感情的终结感到心有不甘。
记忆挥之不去,情感难以割舍,总忍不住想要与对方联系,甚至纠缠不休。
分手所带来的最大恐惧,并非仅仅失去对方。心理学教授亚科斯曾指出:“我们人生中绝大多数的不幸,皆源自内心的不甘。”对逝去情感的执着,往往源于过深的执念。
过于沉溺于失去的痛苦与往昔的回忆,最终只会将自己紧紧束缚在原地,无法继续前行。在潜意识里,仿佛连自己的某部分也随着感情的结束而被夺走了。
今年上半年,有报道提及浙江一名女孩在与交往六年的男友分手后,因心有不甘而报警,希望警方能为其向男方“讨个说法”。
民警到场后耐心规劝:“既然已经想清楚,就果断放手。你的付出不值得,彻底断绝,要体面一些!”女孩含泪哭诉:“我就是不明白他为何要这样对我?”
面对分手,有人追问自身何处不足导致被弃;有人黯然神伤,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有人遗憾不己,反复沉浸于回忆,难以自拔。但若能意识到,之所以难以释怀,皆因不甘被分手,那便意味着我们已开始逐渐清醒。
至于不甘的根源,未必源于对对方的爱有多深;更可能是因为我们过于在意自我,无法接受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下降,无法接受被抛弃的现实。
究其本质,是在这段关系中迷失了自我。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其“镜中我”理论中阐述:他人对我们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形象塑造着我们的自我认知。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便成为了我们的这面镜子,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看法。因此,当面临被抛弃时,很多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感情的破裂,而是自我认知的崩塌。
在综艺节目《灿烂的前行》中,陈铭的一段话极为深刻:“当你不知道对方爱你什么,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在这段关系中,你只会不断放低底线,将这份感情视为重中之重,选择一再隐忍与妥协。”
羽毛之所以容易随风飘摇、迷失方向,是因为它本身缺乏重量。当你的自我缺少重心、内核不稳时,才会轻易被伴侣的态度所影响。对于一段关系的结束,真正可怕的并非失去伴侣,而是失去了自我。
愈想放下,却愈是难以割舍。电影《东邪西毒》中有句台词:“当你越想知道自己是否已忘记时,反而记得更加清晰。”
分手只是形式上的终结,并不代表内心的分离假装毫不在意,假装已经放下。
然而,往往在某个瞬间,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让情绪瞬间崩溃,泪流满面。最终你会发现:越是刻意想要放下,反而越是难以割舍。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别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加州大学语言系教授乔治·莱考夫在其认知科学基础课上,经常给学生布置这样的练习。
他会告诉学生:“请不要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千万不要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拜托,别再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了!”结果却是,他越是如此强调,学生们就越是难以做到。
正如失眠的人,越是想入睡,反而越是辗转难眠。对于伤心的回忆,越是提醒自己不要回想往往越是适得其反。
有这样一段话:“有些事情,你想记住的就会记住。有些事情,你想忘记的就会忘记。如果忘记不了,那就不要刻意去忘了,因为忘记是不需要刻意努力的。”
电视剧《蜗居》中,海藻的分手给莫小贝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他曾感到不甘,也曾心生怨恨。他试图遗忘这段经历,然而越是刻意遗忘,记忆反而越是清晰。
直到他遇见了另一个女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就在莫小贝以为自己永远无法走出阴影时,时间给了他最好的答案。
年少时,我们很容易将某个人视为唯一,憧憬着与对方共度未来的种种。直到有一天,你被告知,他即将从你的世界退场……我们都会做这样的梦,但当梦醒时分,却不得不仓皇面对现实。
会想要挽留,会执着不舍,会心痛难当。会有这样一段时光,想要忘记却又忘不了,想要坚强却脆弱不堪,想要快乐却泪流满面。
然而,与其一味欺骗自己,假装已经放下,不如给自己一些时间,该痛就痛,该哭就哭。因为这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因为人生总该有这样的经历。
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并非拉黑或断绝联系而是“允许”。不刻意遗忘,不刻意掩饰,而是允许这种感受的存在,允许自己在这个阶段暂时的软弱。
有这样一句话:“放不下就不要放下,忘不了就先记着吧,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在念念不忘中,已经悄然遗忘。
我们终将前行,所以不妨允许自己偶尔回首。开始,或许每走一步都会回头,渐渐地,走三步回一次头,然后是走十步、走一百步才回一次头,直到我们不再回头。
当你过于渴望一个结果时,就会将其看得过于重要,甚至让它成为你世界的全部,占据你整个心房。但有时候,是我们的过分在意,让那个普通至极的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痛苦不会凭空消失,但它终会过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漫长的岁月里,总会留下遗憾;会释然,无法与心爱之人携手,乃人生常态;会放下,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拥有美好的结局,但每一场相遇都有其独特的意 义。
或许痛苦依旧存在,但我们终将学会与之共存。
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真正成为过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065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974 测试
免费测试
162 测试
立即测试
697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