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凌晨两点钟,居民楼里还亮灯的一般有两种人。
第一种:刷剧、游戏党
“再看一集,最后一集”
“再打一把,最后一把...赢了这把就睡觉”
结果一集又一集,一把又一把,最后放下手机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两点钟。
第二种:deadline工作党
“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弄完了。”
“等忙完这阵,一定要好好睡个三天三夜。”
“一台电脑,一个晚上,一个人创造一个奇迹。”
整晚都在忙着赶方案、做报表或写代码,一抬头就是日出。
你们的熬夜日常是不是也这样?
现在的年轻人是不舍得睡,也是不敢早睡。
一、不舍得早睡
补偿心理与自我实现的追寻
年轻人在白天的生活里,被各种外界因素所束缚。
学生要面对繁重的课业、频繁的考试以及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职场新人则陷入忙碌的工作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激烈的职场竞争之中。
这些压力让他们的自我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内心深处积累了疲惫与压抑。
到了晚上,外界的干扰消失,终于有自己的时间。
刷剧时,可以沉浸在各种精彩的剧情里,短暂忘记现实的烦恼;玩游戏能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即时的成就感,通过完成游戏目标、战胜对手,实现现实中难以达成的自我价值。
这种在夜晚获得的满足感,就像是对白天缺失的自我实现的一种补偿。
在知乎上,有位网友是这样说的:“每天从早到晚,不是在回复客户的各种问题,就是在分析数据、策划活动。
只有到晚上,我才能窝在沙发里看喜欢的美剧。对我来说,这是一天中最放松、最能找到自我的时刻,知道熬夜不好,但就是舍不得睡。”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白天,年轻人更多地是在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忙碌,而到了夜晚,他们渴望通过刷剧、玩游戏等方式,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哪怕只是在虚拟世界里短暂地实现,也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
二、不敢早睡
焦虑情绪下的自我保护
对于dead1ine工作党来说,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任务本身,更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职业发展。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可能会面临领导的批评、同事的质疑,甚至影响到晋升机会和薪资待遇。
这种对职业前景的担忧,让他们陷入一种持续的紧张状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敢早睡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当人们面临压力和不确定性时,会通过一些行为来缓解焦虑,熬夜刷手机、工作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然而,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后果,长期熬夜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打破熬夜困境
熬夜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密切相关。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熬夜还会影响认知功能,降低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年轻人该如何打破这种困境呢?
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建议年轻人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这样可以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2.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
减少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可以在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转而阅读纸质书籍或进行冥想放松。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确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和黑暗。可以使用耳塞和眼罩来帮助隔绝噪音和光线。
此外,保持适宜的房间温度也很重要,一般建议将室温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
4.加强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运动不仅可以消耗多余的能量,还能释放压力,使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5.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无法改善睡眠问题,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更针对性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你解决睡眠障碍的问题。
虽然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熬夜是一种对自由时间的渴望。但这种看似自由的选择,伴随着巨大的代价,甚至会给身心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536 测试
立即测试
2210 测试
立即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481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