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女性是否就失去了自由?这个话题源于一位朋友的讨论。
身为已婚女性,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剖析,即女性在婚姻中面临的两大主要束缚:一是子女,二是夫妻及家庭关系。
先直接谈谈子女的养育问题,它是否真的剥夺了女性的自由。若真心投入孩子的成长,确实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孩子年幼时,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都依赖父母,这对成年人来说,是巨大的身心消耗,需要无尽的爱与耐心才能度过。当然,有些人乐在其中,这是否算失去自由,因人而异。毕竟,养育孩子的主体是父母,孩子没有选择权,甚至在一定年龄段内缺乏分辨能力。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爱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选择性,这也导致了社会新闻中各种奇葩父母的出现。对普通人的心理行为分析,往往要追溯到其原生家庭。孩子对父母的爱和期盼,在早期更像是一种不对等、狭隘且无条件的选择。在这种不平等关系中,孩子丧失的个人时间,所谓的个人自由,归根结底是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的结果。换句话说,自己选择的路,再艰难也要走下去。这是一种客观选择,所有父母都要面对的“自由”丧失,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为何会聊起这个话题?因为一位女性在群里抱怨,婚后完全失去了自由。我以为,在当今社会,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独立女性,不会轻易受制于人。没想到,还有人未能融入新时代。她不断吐槽自己的不快乐,结婚前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结婚后出去玩,婆婆就会念叨她乱花钱、不会过日子。她母亲帮忙义务带娃,一家人出去吃饭发个朋友圈,婆婆也会念叨浪费钱、不顾家。更让她难受的是,老公像传声筒一样,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转告给她。她多次想与老公、婆婆理论,但母亲总是劝她忍忍。这种无形的束缚让她觉得婚后生活毫无自由可言,唯一的空闲时间只能用来跑步,因为跑步不花钱。
这是失去自由,还是失去了自我?
这引出了我想谈的第二点:婚姻关系中个体意识的丧失。我向来无意评价他人的人生选择,但我觉得实在可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即便拥有丰富的学识、财富和令人羡慕的工作机会,也未能给她足够的底气。如果你认可吃苦的幸福,那可能在生活和情感上要吃尽苦头。
感觉这个女孩的母亲、老公、婆婆,都像是活在旧时代的人,三个半心眼子凑了一桌麻将。先说她的老公,除了借公婆之口打压约束妻子外,别无他长。他既没有传说中的两头哄骗让父母和妻子和睦相处的能力,反而将父母作为压制妻子的工具。这种极强的控制欲,还费尽心机借他人之手将妻子控制在自己认为的范围内,实在令人反感且虚伪。某天,当妻子失去生育价值、经济价值时,他可能会以父母的名义果断切割,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价值的妻子只会带来开销,没有存在的必要。
再说说这对令人窒息的公婆。他们并未经常出现在小两口的生活中,也未履行太多长辈的责任,却不断出现在他们的对话中,宣泄着莫名其妙的脾气。他们的每一次不满,都是对儿媳妇个人底线的试探。很可惜,这个女孩一开始就放弃了抵抗,对公婆的话深信不疑,默默遵守。即使不满,也只敢抱怨几句。实际上,忍让并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反而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因为你的老实和没有底线,只会让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有些老人,被社会和生活磨砺了半辈子,终于在家庭这个小圈子里找到了一个处于自己食物链下游的人,还是个女人。他们以家庭为半径,在这个不超过四个人的权力王座上,势必要将权力用到极致。无中生有的中伤、在道德舆论上不知所谓的谴责、不断胡乱发泄的情绪,都在疯狂地宣示他们其实空虚无力的控制权。这是一种毫无善意且显而易见的表演。他们没本事对外人发难,一辈子攒下的半个心眼子全用在了儿媳妇身上。每次的恶语相加、发脾气,都是一次深度试探。没有反击,就会变本加厉,这是人性使然,无需理由。
第三个要说的是这个既干了苦活累活、替亲家履行养育孙子责任,又不断劝解女儿忍一忍的封建母亲、孩子的外婆。这样的女性,可能大半辈子都依赖男性生存,所以总是选择忍让。赌博、出轨、辱骂、殴打……她都能忍,似乎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下去。问题是,和不同的人过日子,能一样吗?不是这些女性天生卑微、不勤劳、不努力,而是她们接受了父权制那套观念,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用波伏娃的话来说:“一个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一个人长期不面对社会、不走进社会,接受男尊女卑的持续性洗脑,会变得不自信、卑微、有极强的依附性、媚男、慕强……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不是谁的错,但忽视自己最原始的感受、不敢正视自己的需求,就有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在家庭关系中,用忍耐来换取尊严的丢失和底线的丧失,会形成一个超级负面的循环。忍一忍、劝自己忍一忍、接着劝自己的女儿也忍一忍……实在太悲哀。自己吃了苦,还要让女儿继续吃苦;自己忍了一辈子,哪怕女儿可以养活自己,也不愿意让女儿反抗做一回自己、扬眉吐气。忍这个字,不仅不会让一切变得更好,反而会让原本就存在的问题更加剧烈。破碎的婚姻没有任何价值。男性这个物种的生物特性就是天然缺乏约束性、很理性地规避风险。忍让只会不断拉低他们的底线而已。
最后简单聊聊那些活在别人规矩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他们总是把他人的话视为圣旨,哪怕觉得不合理、想拒绝,也依然选择边抱怨边执行。这种深层次的人性内核真的值得探讨。他们一面清醒地看到了所有不合理的地方;一面不断抱怨、凄凄惨惨戚戚地向外人痛斥以获取情绪上的安慰;一面又对所有的不合理言听计从、贯彻始终。这场景我太熟悉了,简直就是职场牛马的标配心理:一面骂、一面干、欲罢不能。不自信是内在的一个主要因素,无论是对自己的生存能力还是家庭关系经营上都表现出了不够自信、不够有信心的状态。自己处于长期被压制的环境中,个体已经默认或者说习得性地认为反抗无用,甚至为了生存会主动给自己戴上一副厚厚的、谄媚的、看不见黑白的面具。用极端的服从和极度的听话来换取内心深处需要的生存资源——安全感。疯狂的抱怨从来不是要解决问题,这只是他们获取情绪平衡的一种方式。所有的听众都是他们的工具。他们从未想过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也许当下的利益价值足以覆盖他们失去的情绪和尊严。这种人表面上看实在太矛盾了,实际上本质还是过于精明、谨慎、短视。选择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感受、牺牲自己的快乐、牺牲自己的自我意识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可以触及的最小代价而已。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141 测试
立即测试
952 测试
立即测试
711 测试
立即测试
517 测试
免费测试
2210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