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
作者:解心在线 2022-08-11 08:33:52 成长心理

在很多父母的心里,总是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很多孩子的身边,总是围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威力无比,让众多家长信服,让很多孩子恐惧。

这要从一个帖子说起:2011年2月,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网友们纷纷响应“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夙敌”,因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

为什么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

上学时,比的是成绩;

毕业时,比的是证书;

毕业后,比的是职业收入;

退休后,比的是孩子。

可以说,“别人家的孩子”无处不在。

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在孩子的心里,总觉得父母不关注自己,这是当下中国式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现实写照。“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家长为什么会认为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四种心理因素导致。

1完美主义的要求

完美主义始于“对卓越的健康追求”,是一种建立在处处不满意、不完美之上的,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完美主义以制定个人高标准、有较高自我怀疑倾向、恐惧失败、追求条理与整洁为主要特征。

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它促使人们为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驱动自己成为有能力、有成就的个体。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

父母的完美主义倾向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

完美主义的父母,总是期望孩子在各方面都是最出色的;必须给孩子定下最高的标准,否则孩子很可能最终难成大器;孩子必须完全胜任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如果孩子犯了错,就必须要受到惩罚;父母自己总是处处表现完美。

  完美主义的父母,会给孩子定很高的目标,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当比较对象,习惯用批评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达到目标会自信自豪地成为“别人家孩子的家长”,达不到目标则会产生自卑、失望、焦虑、愤怒等情绪。

2对比效应的影响

对比效应是指在绩效评定中,他人的绩效会影响对某人的绩效评定。

如果评定者刚评定完一名绩效非常突出的人,紧接着再评定一名绩效一般的人,那么就很可能会将这名绩效本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人评定为“比较差”。对比效应是常见的思维错误,人们很难作出理性的判断,无法将注意力放在事物本身的价值上。

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用较高的标准与自己对比,常会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强项去比,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别人的成绩来否定自己,就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会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选择性记忆和评判,看不到身边人的优点,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

这种情况在家庭教育中表现最为普遍,很多父母总会拿“别人家孩子”来和自己孩子做比较,用“放大镜”去看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看自己孩子的缺点,从而就会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

3相对剥夺感引发

相对剥夺感: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愤怒、怨恨、不满等消极情绪。

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常会让人认为,别人享有的东西自己也应该拥有。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被剥夺感。

马克思曾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了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坐在茅屋里时,并未察觉生活怎样困苦,但当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会反衬出茅屋的简陋与寒酸,再坐在茅屋里面就会感到不堪忍受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家长相对剥夺感的情绪虐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时,这种相对剥夺感就会油然而生。这也是经常在晚饭后上演的作业大战:“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的重要原因。

4心理距离产生美

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主要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

心理距离会随着身体间隔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身态语言学专家研究发现,人们在心理上都会有一种“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他人侵入,就会引起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距离越远,身体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反之,则心理防御空间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夫妻、亲子之间关系为什么会亲密无间,就是因为他们产生了零距离的身体接触。

心里距离太近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刺猬效应”说明: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互相取暖,也不会刺伤对方。

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关注多、相处时间长,会对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优点缺点比较熟悉,但对别人家孩子的情况了解相对较少,往往会只关注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看不到别人家孩子的缺点,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总是别人家好的缘故。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