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类似的感觉,不停的努力,加班,熬夜,却感觉心里很空。
原本的目标完成了,却给自己制定更多的目标,似乎一股什么力量在驱赶着自己奔跑,却不知道跑向哪里。
是什么让我们常常感到疲惫呢?
一直在追着什么东西,目标一个接着一个,欲望似乎不会停止,像一头野兽,胃口越来越大,不断膨胀,不断侵蚀。
或许你有类似的经历,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下,我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要非常努力,读书,工作,成为有能力的人,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阶层。
长大后,的确做到了持续的努力,不停的加油,但是,当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却还是不愿意停下,没有办法享受现阶段的满足,而是不停的追,不停的让自己有更多的进展。
或许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才是成功的,才是可以被社会认可的,好像只有这样做了,才能称得上“成功”的人。
花光自己的所有精力,加班也可以,熬夜也可以,没有时间娱乐也没关系。
只是为了想被贴上“成功”的标签,想成为大家眼中优秀的人。
生活中,也总是被欲望驱使着,想拥有更高级的衣服鞋子,更牌面的包包。
从前吃小餐馆也觉得很美味,现在觉得不是去一家网红们打卡的店,才比较满足。
手中的手机还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只要一出新款,还是会忍不住收入囊中;一些日常的电器本已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却还想有更多更高级的动能。
有了车,想要更好的车,有了房子,想要更大的房子......欲望在膨胀。
起初,可能是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的,后来,为了追求一些自己也不知道重不重要的东西,身心俱疲,追着,赶着,不让自己停歇一刻。
而和朋友聊天,也不再那么轻松,更像是一场比赛。朋友去吃了某家高级的餐厅,我也要去。
当年的大学同学已经月入30w,我还要继续努力。朋友们已经组织露营了,这个活动我还没试过,我也要安排一下......
在家长圈中,自己的孩子也被迫成为了参赛的选手,谁家孩子在某机构重点班学习,我家孩子还在普通班,这怎么能行,必须让孩子好好学习。
大家都去早教班了,我家宝宝如果没有早教,岂不是在起跑线上落后了,赶紧又去报名。
在这样的比较中,早已被周围的眼光迷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些比赛,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
在欲望的包围中,我们害怕浪费一点时间,似乎所有时间都要被赋予意义,让自己感觉到在前进的意义。
而陪伴父母,陪伴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却让自己感觉浪费时间,无法安心。这样的焦虑,让每个习惯追逐的人,感到很不好受。
如果你感到疲惫,感到焦虑,也许可以停下来,和我一起放松的想想,该如何调整目前的状态呢?
1.拒绝单一成功观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要追求的所谓“成功”是只有一种吗?大家眼中的成功才是成功吗?
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想想,自己最想过的生活是什么?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离这种生活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如果只是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而努力,那将成为一部永动机,而且自己也感受不到成就感,感受不到内心的满足感。
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经历不同的生活,挑战许多新鲜的事物,打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对成功的定义。
向着你喜欢的生活,努力就够了。
2.调整自己的欲望
存在欲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调整欲望,想表达的不是消灭欲望,而是更清晰的知道,自己都某件事物的需求,到底是多少。
比如吃两碗饭,就足够饱腹了,那我们就吃两碗,不要因为饭太美味,想吃更多,就吃三碗,四碗,不停的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反而让自己不舒服。
比如对金钱的欲望,应该会觉得,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为了获得金钱,满足对金钱的欲望,要付出太多失去太多,比如没有时间生活,身体也搞垮,那么就要思考如何平衡自己的欲望。
有调整自己欲望的念头,习惯运用在生活的每个方面 ,或许会发现其实不用那么累,也可以很满足。
3.减少与他人比较,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当我们对自己足够清晰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依附与他人比较而获得对自己的认同了。
而其实,这两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永远在比较中寻找价值,也很难有机会能够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能做的,可以是减少与他人的比较,把注意力慢慢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慢慢探索自己。
比如本来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更注重孩子在情绪调整,爱好发展,社交能力方面的培养,但是因为和其他家长的比较,乱了自己的阵脚。
不仅自己感到焦虑,自己的焦虑情绪同样也会传递给孩子,那么,大家都变得不自由,不能决定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被“比较”绑架了。
在竞争的社会中,稳住步调很不容易,如果能够时常听听内心的想法,相信你会慢慢找到更好的方式,让自己更自如的面对生活。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891 测试
立即测试
437 测试
免费测试
711 测试
立即测试
2395 测试
免费测试
588 测试
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