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从清除不良认知开始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4-10 08:23:47 成长心理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经历了许多事情,阅历越来越丰富,可是人生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精彩。

 

相反,内心的能量却越来越不足,还经常怀疑自己、不接受自己,生活过得并不如意,这是为什么呢?

改变自己,从清除不良认知开始

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内心被不断产生的不良认知层层叠叠地包裹住了,就好像一个人浑身裹满了被单动弹不得,却想跑马拉松,就会产生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而这些认知的产生是不受我们控制的,是“全自动”的,是大脑“消化”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必经步骤。

 

当一件事发生的时候,大脑很少会实事求是地记住发生了什么,而是会自动加上一层认知(包括良性认知和不良认知),而这些认知会被当成常识或真理储藏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里,成为“背景音乐”,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主宰我们的一切决定和行动。

 

这个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个事件发生;

大脑自动为事件添加认知;

认知主宰了我们的决定和行动。

 

例如,你持续写作了一个月,基本上没什么流量,一个读者留言说,你写的文章像是在记流水账。

 

于是你就给自己自动添加了一个认知:我不适合写作。

 

然后这个认知(我不适合写作)就进入了你的潜意识,一直在暗中控制着你。

 

当老板让你写一个工作总结的时候,你感觉很吃力。

 

当你看到周围的人通过写作赚到了钱,你说了一些有些酸的话...

 

其实也都是因为这条不良认知(我不适合写作)在暗中控制你,它在自动运行,只是你不自知罢了。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套用上面的三个步骤。

 

一个事件发生:持续写作一个月,有读者留言说文章写得像流水账。

 

大脑自动为事件添加认知:我不适合写作。

 

认知主宰了我们的决定和行动:老板让写总结,你感觉很吃力。当看到其他人通过写作赚到了钱,你有些眼红......

 

从小到大,我们都经历了很多事件,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良认知,正是这些不良认知的积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力量,越来越不自信......

 

有时是一件事情,有时是一句话,就能导致不良认知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给孩子贴上了负标签,而孩子基本上没什么判断力,比较相信家长的话,家长说什么就相信什么。

 

例如家长在看到孩子考试成绩差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你不是学习的料,孩子很可能就相信了。

 

以后当考试成绩差的时候,孩子就会拿 "我不是学习的料" 来当借口,心想反正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何必那么努力呢?考试成绩差是正常的。

 

整个过程如下:

 

一个事件发生:家长看到孩子有次考试成绩差,并评价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大脑自动为事件添加认知: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认知主宰了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学习不努力,觉得考试成绩差很正常。

 

父母的评价就这样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并且主宰了孩子的决定和行动,所以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加标签,这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

 

当然了,对于同一件事,有可能产生不良认知,也有可能会产生良性认知。

 

当我们了解了事件产生认知的过程后,就可以进行有意的干涉,阻止不良认知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即使不良认知已经开始控制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清理。

 

例如,你被领导批评了,于是你觉得领导是针对你的,对你有意见,从此以后,你对领导没有好印象,觉得领导不公平,甚至在背后说领导的不是。

 

我们用上面的三步骤法分解一下整个过程。

 

一个事件发生:领导批评了我。

 

大脑自动为事件添加认知:领导对我有意见,针对我。

 

认知主宰了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对领导没好感,觉得领导不公平,背后说领导的不是......

 

我们要在第二步进行干涉,也就是把 "事件-产生认知"  这个过程想清楚,不要轻易的就让不良认知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对于发生的事件:领导批评了我。

 

可以这样反问自己:

 

领导真的是针对我吗?

领导对其他人是怎样的?

在这件事上,是不是自己真的做得不对?

......

 

当你经过这样的一番反问后,很可能会发现,老板根本不是针对你的,老板平时的说话方式就是那样,对其他人也是那样,而且老板批评你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对于这样的反思越早进行越好,例如领导当天批评了你,那么你当天晚上就在自己的每日反思里,把这件事情彻底想清楚。

 

如果这样的负面情绪没有处理好,就会产生一个不良认知(例如领导对我有意见)并最终进入到你的潜意识里边,从而控制你以后的行为和决定。

 

所以,当大家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就统统把它写出来并进行分析,不要让模糊的负面情绪进入到潜意识。

 

许多朋友坚持写每日反思,对于每天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就可以在每日反思里边把它想清楚,处理好。

 

其实就是调用自己元认知,然后使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地审视负面情绪(或事件)的过程。

 

当负面情绪(事件)经过元认知的审视后,许多负面情绪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一稼老师在她的书中提到,如果我们内心已经有了许多不良认知,那就要对不良认知进行清理。

 

清理不良认知的过程,就是先辨别产生不良认知的源头事件,然后回忆一下,源头事件发生了以后,你告诉了自己什么,产生了什么不良认知。最后区分不良认知和客观事件本身。

 

例如我就曾有一个不良认知:我不会写作。

 

这样的不良认知也曾控制了我:例如,我不可能写出几千字的文章的,我不可能通过写作赚到钱的。

 

为了找到这个不良认知产生源头的事件,我回忆起来自己上初中时,数学和英语成绩都很好,基本上是班级前五名,但语文成绩却比较差,一个班60人,我的语文成绩基本上排名在30名,尤其是作文比较差。

 

基本上每次考试,语文都是拖后腿的科目,当时我们班上有同学的作文成绩很好,而且有的还在写小说,当和其他同学对比后,我更相信自己的语文成绩差了,也就干脆认了,觉得自己语文成绩差,觉得自己不会写作文。

 

最后分清哪些是客观事件,哪些是不良认知。

 

客观事件:数学和英语成绩班级排名前五,语文成绩班级排名第30名。

 

阿德勒曾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事件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而它的意义是我们所赋予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事件本身是没什么意义的,也就不包含情感能量。

 

但是由于这件事件自动产生的认知,却包含了丰富的意义的情感,我们体会下:

 

数学和英语成绩班级排名前五,语文成绩班级排名第30名 -> 我不会写作。

 

一稼老师还举了几个例子,我们一起体会下:

 

改变自己,从清除不良认知开始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件本来毫无意义的事件被赋予了认知以后带来的情感冲击、约束感以及局限性吗?

 

所以,它们才会对我们的人生造成这么大影响。

 

为了把客观事件和不良认知区别开,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两个圆圈,在第一个圆圈里写上客观事件本身,在第二个圆圈里写上添加不良认知。

 

改变自己,从清除不良认知开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客观事件并不是不良认知本身,不良认知是我们自己赋予的,这时不良认知被彻底曝光了,再也无法在黑暗里控制我们了。

 

总之,我们不但要清理之前的不良认知,而且要经常进行心理维护,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防止新的不良认知的侵入,恢复强大的内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