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吕梁临县某中学13岁女生小娟(化名)被校长殴打并逼迫写不雅检查一事,引发众怒。
目前已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调查。该学校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校长已停职待查,有关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工作者,看到类似新闻时,总是非常揪心。
上述恶性事件造成的后果,一部分属于成年人公认的心理创伤。还有一些情况,可能成年人不以为然,但对孩子来说,亦是心理创伤。
比如与同伴的人际交往冲突、同伴可能的歧视、校园暴力、情感的忽略、孩子认为的老师不公正对待,都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我们没法将孩子放在真空世界里,来防止心理创伤的发生。但是我们应当了解造成创伤后,该如何做。
01、识别影响
心理创伤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都会有严重的影响。 由于孩子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创伤事件中更容易受到身体的伤害。同时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也增加了罹患各类疾病的可能性。 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心理创伤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也不同。
通常孩子会有情绪、行为的反应。情绪上的反应包括恐惧、害怕、紧张、担心、无助等,也包括警觉性增高,比如难以入睡、容易惊醒、会容易有惊跳反应,犹如惊弓之鸟;
有些孩子会出现情绪反应的躯体化表现,比如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 心理创伤还会引起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退行,即出现与年龄阶段不匹配的行为、比实际年龄更幼稚的行为。 有些孩子会再次出现尿床、不能与父母分离等。稍大的孩子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发脾气等。
女孩与男孩的反应略有不同,男孩更可能出现攻击行为,女孩更容易出现不愿与同学交往,害怕离开父母等内向性行为。 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上述的类似表现时,很可能是创伤后应激反应,那说明孩子或已受到了心理创伤。需要询问其是否经历了不良事件,并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
02、如何保护
作为家长,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该如何保护孩子呢? 此时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的陪伴。接纳孩子可能出现的任何情绪行为反应,陪伴孩子做他/她爱做的事情,不指责,不批判。
其次,家长可能会有愧疚,会想法对孩子偿还。给孩子买礼物,或允许孩子无节制地玩游戏,看电视等,破坏了平时的规则,这是不可取的。
家长需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不妨鼓励孩子通过绘画、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遭遇,宣泄自己的情绪。 最后,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保持正常的睡眠规律。
记得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
673 测试
立即测试
162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