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数量少的我们是否注定孤独呢?
作者:解心在线 2023-09-05 09:18:58 人际心理

最近,有个朋友突然向我诉说她朋友不多的烦恼。她说每次看到别人的朋友圈都很热闹,而她只有几个一直以来的朋友。虽然她总是安慰自己“人生得二三知己足矣”,但偶尔当联系不上任何人或由于异地无法相聚时,她不禁开始羡慕那些朋友多的人。

 朋友数量少的我们是否注定孤独呢?


我们都说越长大越孤单,但好像只有自己变得孤单,而别人都变得越来越热闹。

 这让我开始思考:朋友不多是否注定孤独、焦虑、不幸福?为什么我们会对朋友数量感到焦虑?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朋友少并不意味着不幸福。

 哈佛大学的一项历时75年的研究项目“哈佛成人发展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结论之一是,重要的不是朋友的数量,也不是身边是否有伴侣,而是这些关系的质量。比如,一段没有爱的婚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比离婚还大;而一段已经破裂但仍然保持表面和谐的友情,可能会造成更多的内耗。

 所以,如果你时不时为朋友不多而焦虑,记住这个研究结果会让你轻松一些,更多地享受当前的友谊。

 然而,为什么我们会对朋友数量感到焦虑呢?这可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原因。

 内因方面,个体发展任务的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朋友们讨论的话题和彼此的行为会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反映了个体所面临的发展任务的变化。比如,在高中时,我们会和朋友一起娱乐放松,讨论学校的事情,满足我们的情感和现实需求;但成年后,除了学习和娱乐,我们还要面对实习、工作、恋爱、家庭、亲子关系等更多的议题,这些也会成为我们与朋友交流的内容。

 长期的研究也证实了友谊在社会支持中的重要作用:在处理生活危机时,朋友通常是我们最先寻求帮助的人,也是我们最常寻求帮助的人。

 因此,当个体发展任务发生变化,当前的朋友无法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无法满足我们更多的社会支持需求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渴望拥有更多的朋友。例如,当我们突然联系不上任何人或由于异地无法相聚时,这些时刻都是我们的朋友无法满足我们情感需求的典型例子。

 此外,一些社会角色的重大变化也会让我们感到类似的焦虑。比如,小A毕业后开始工作,而她的朋友们仍在继续读书。如果此时小A没有在工作中建立新的友谊,而是继续寻求正在读书的朋友的支持,那么即使朋友们想要帮助或共情,也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经历和经验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同时小A也可能会感到朋友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理解自己。

 外因方面,外界的声音和社会比较也会影响我们对朋友数量的焦虑。父母和许多媒体强调要广泛交友、拓展人脉,这种声音的变化可能与成年人的互惠关系主要围绕在工作上有关。我们常说“人脉决定命运”,因此当我们的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而工作中又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人脉数量带来的压力。

 此外,心理健康领域对社会支持的强调也会增加这种压力。虽然拥有更多的朋友意味着在面对压力时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但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因人而异。一些人可能是内向型或高度敏感的人群,虽然拥有很多朋友意味着在压力时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但过多的社交也可能使他们感到疲惫。

 此外,社会比较也会增加对朋友数量的焦虑。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人因为朋友数量而感受到的同辈压力。

 友谊本应给予我们更多的力量来应对压力,但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对朋友数量的焦虑成为了我们新的压力源。因此,解决方法是提高友谊的质量,并在交友困难的年纪增加朋友的数量。

 首先,爱自己。在关心朋友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和自己的需求。不要过度依赖朋友,保持自我,爱护自己。

 其次,提供支持和帮助。友谊中的相互性和互惠性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倾向于根据需要给予支持和帮助,而不是基于以前是否获得过帮助。但这种非功利的付出和支持也应该是相对平衡的。当一方长时间扮演付出者,却很少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另一方的支持和帮助时,关系可能会出现失衡。同时,分享生活、相互陪伴、鼓励等也是一种支持,因为友谊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支持。

 此外,坦诚地沟通冲突也是很重要的。友谊中的冲突是正常的,但往往被忽视。坦诚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可能会让你感到脆弱,但与其粉饰太平,不如共同面对和解决冲突,这样关系可能会更加持久。

 当交友变得越来越困难时,我们该如何开启新的友谊呢?

1、适度的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是友谊建立、发展和维持中的重要因素。友谊与熟人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相互信任并分享那些不会与熟人分享的信息。

 在建立友谊的初期,通常会有一方先展示自我,如果对方也愿意展示自我,那么关系就会在无形中更加亲近。就像八月长安所说:“第一只狗露出了肚皮,第二只狗决定不去咬它了,大家可以一起玩。”

 然而,自我展示应该适度且渐进,不是越快越多越好。就像“交浅莫言深”一样,与不太熟悉的人过度展示自己,不仅会让自己感到不安全,也容易让对方觉得你突破了社交和心理边界。下次展示自我时,可以从日常琐事开始,逐渐深入更私人的话题。

 2、寻找与他人互动的环境

 自我展示离不开与对方的相识,但当我们的社交圈变得越来越固定,有时还会感到社交焦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一个低压力的与他人互动的环境呢?

 研究发现,互动的机会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物理接近:除了与同学、同事等命中注定的物理接近,我们还可以通过去健身房锻炼、参加志愿活动等方式来实现互动。

 共同活动或任务:共同参与活动不一定要是线下的,也可以通过线上读书会、远程游戏等方式开启“网络友谊”。

 相似的生活事件:例如考研、找实习等生活事件,除了给我们带来压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共患难”的朋友。研究发现,经历压力事件的人在寻求无法从现有社交支持网络中获得的有针对性社交支持时,可能会建立新的友谊。这些新朋友最终也会成为一般社交支持和友谊的重要来源。就像许多研究伙伴,在考研结束后仍保持联系,讨论的话题也会扩展到更多生活方面。

 友谊和爱情一样,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对友谊的需求都是独特的,所以我们无需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怀疑自己。这篇文章并非一份“交友指南”,只是在你偶尔为朋友的数量而感到焦虑时,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最新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