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
作者:解心在线 2024-06-18 11:28:45 成长心理
如何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

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第一步应该是要警惕社会与群体给我们“洗脑”。

要想解决焦虑,第一步是先把自己从“90后或者哪一代人”这个模糊的、别人定义的群体中,剥离出来。

 或许能帮助你解决更多具象的问题,而非沉浸在社会营造的焦虑氛围中去。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失控,不断陷入“工作 → 消遣”的循环中,很大的原因是:

 我们陷入了大众认可的小目标,为了维持它而无法停下工作;

 同时我们也陷入了社会认可的大目标,但因为无法实现而感到失控,产生了很多无法预估的后果。

 因此,我们陷入缺乏思考、没有长期规划、急于求成的怪圈中,无法从社会群体中抽离,也无法安心下来解决个人的问题。

 此时,若要赎回自己

第一步应该是要警惕社会与群体给我们“洗脑”:

警惕一切不假思索的高目标:

 这些目标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需要买那么贵的包包吗?

 我一定要在30岁前买房吗——慢慢来晚个几年可以吗?

 我一定要在一线城市定居吗——我图的是什么,是否有别的地方可以选择......

 警惕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描述和感受:

 这些渲染的焦虑与我有关吗;买包包真的能给我踏实的快乐吗?

 这些“不小心被社会抛弃”的几种行为,真的有影响到我的生活吗?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一过。”这些反省和警惕能帮助我们减少被无意识地绑架。

回到内心的觉察,透过戏谑和循环,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了解焦虑和失控背后的原因,了解什么是让我们快乐的事情。


 第二步,带着个人化的感受和经验,建立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按照目标一步步前行。

当有意识地开始生活时,我们可能会发现那些真正让自己得到平静愉悦的事情,发现那些一生必须要尝试的探索,发现自己需要爱的滋养......

25-35岁是一段重要的时光,它或许无法给我们带来社会意义上的成功。

 但可以帮我们建立个人价值观,以及个人生命意义上的成功目标。

 去年年初,我裸辞在家,为无止境的“加班、消遣、加班、消遣”按下了一个暂停键。

 当时想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学选了这个专业,后来是如何进入职场,我究竟喜不喜欢这个行业,我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我究竟想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后来我转行从零开始,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的事情。

 有自己的目标走自己的路,不再因为听到什么新闻而一惊一乍,连加班也有了意义感,自然也不会因为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而疯狂吃喝和购物,最后意外地发现自己有了一点积蓄。

 这一次世俗意义上的后退,对我的人生而言,是一个战略性的前进。

 当然,除了【中途转行】之外,【佛】【丧 】【燃】,甚至【归隐山林】都可能是一切人生选择。

 只要我们是有意识地,主动地,把它当做是长期或阶段性的选择,那在下一阵焦虑之风吹来之时,我们就能站稳脚跟。

 最后,希望我们这一生,不需要用“及时满足、短期控制、寻求捷径”,来被动地应对失控的生活,陷入混乱和自我压抑。

 而是可以不断探索和觉察,知道自己这一生该怎么过,主动地向世界释放自己的生命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社群

微信群

  • 易倾诉情感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分手挽回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婚恋技巧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家庭关系交流俱乐部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聊天室活动福利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易倾诉倾听师招募群

    加入

  • 扫码加我拉你进群

    请注明:昵称-地区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