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之辈,穷尽一生奋力拼搏,或许最终也只落得个平淡无奇的结局。俗话说“朝中无人莫做官”,对于体制内没有背景的普通人而言,在清闲安稳的岗位上,悠然自得地度过职场时光,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选。
体制内最忌讳的念头,便是“先好好表现,再提条件”。多少人初入职场时,拼命表现自己,结果被贴上“好用”的标签,从此在业务岗位上一待就是十年,难以脱身。
从踏入职场的第一天起,就要用商人的思维来定位自己。这关乎你的人生追求,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是渴望时间自由,以便陪伴家人、培养爱好、开展副业?是看重地理优势,离父母近、生活成本低?是享受单位层级带来的身份荣耀、在婚恋市场上加分?是追求城市能级带来的优质居住体验和教育资源?还是一心想着升迁提拔?
只有想清楚自己的人生需求,才能找准职场定位。最怕那些稀里糊涂的人,在进与退之间犹豫不决,最终一事无成,事业没起色,家庭没照顾好,副业的机会也溜走了。
想好了职场定位,就坚定地朝着规划的方向前进,千万不要迟疑不决——“需者,事之贼也”,犹豫是成功的大敌。
看到核心部门的同事天天在电视上露脸,千万别眼红。他们加班写材料时,你在研究基金定投;他们陪领导应酬时,你在研究副业、陪孩子上兴趣班。
哪怕同事在领导面前风光无限,你甘愿在角落默默耕耘。
内心始终坚信:“我的时间红利、健康账户、家庭幸福指数都稳稳当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这种因时空错位带来的幸福感,才是体制红利的精髓所在。
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拼命折腾。明明占着好位置,却非要调单位、换岗位,这是没算清“体制红利”这笔大账!
红利是地位、面子、时间、健康、家庭、被动收入等要素的个性化最优组合,一定要看综合性价比,盲目乱动只会自毁前程。
有些年轻同志锋芒太露,自找麻烦。明明在舒适区,却非要展现才华,主动靠近领导。
领导一看:“这年轻人不错,是个好苗子!”在你的“努力”下,成功被提拔到最苦最累的核心岗位。
到那时再怀念原来的清闲,可就来不及了!
有的人不撞南墙不回头,所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有的人能靠自己逆天改命,有的人却怎么拉都拉不动。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命运自然截然不同。”
如果你对当前的清闲岗位十分满意,切忌炫耀这份清闲!
即使你闲得能数清办公室地砖的数量,也要装出“战术性忙碌”和“战略性焦虑”的样子。
要让周围人觉得:你这岗位也不容易!否则,领导心里会不平衡,同事会眼红妒忌,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职场的最佳生存策略是:低调+谦逊+演技。
永远在公开场合自嘲“能力有限”,把高光时刻让给同事。当别人在会议上慷慨激昂地发言时,你默默地搞副业、送孩子上辅导班、陪家人去旅游……
要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感谢那些在“关键”“核心”“燃烧”岗位上奋力拼搏的同事们。
正是因为他们“看不上”或者“挤不进”这些清闲岗位,才让你得以稳稳地占据这个位置,享受着这份独特的体制红利。
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尺度很重要。既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尊重,又不能让领导觉得你可以随意差遣、拿捏,要与领导建立一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
既不过度亲密,以免招致领导“重用”,也不过于疏远,以免失去保护。
体制内最顶级的生存艺术,是活成“职场隐者”。
当别人在晋升表彰会上激动得热泪盈眶时,你在茶水间悠然自得地续杯。
当同事在加班群里回复“收到”时,你在家庭群里分享旅行照片。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优越感,才是体制红利最极致的享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37 测试
立即测试
517 测试
免费测试
1141 测试
立即测试
697 测试
立即测试
812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