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有情根”这个说法在网络上掀起热潮。众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受,诸如“挑刺就跟本能反应一样轻松”“别人越聊越亲密,自己越聊越没兴趣”“总有一股莫名的胜负欲,多聊几句就觉得对方在挑衅”“生不逢时,要是在修仙世界,早飞升成仙了”之类的评论,让人忍俊不禁。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年龄段的人,纷纷在评论区发出灵魂拷问:“怎么稀里糊涂就爱上了?”“这也能产生感情?”“到底爱对方什么?”我在这些评论中,既疑惑又夹杂着一丝羡慕。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在痛失活力与希望的同时,也失去了为爱奋不顾身的冲动与激情。我年少时谈过一段校园恋爱,此后便开启了多年的独身独居生活。期间虽有过几段模糊的暧昧,但摆在面前的不再是爱情与面包难以抉择的困境,而是两者都要兼顾的笃定。
最近我读了梁永安教授的《她们何以不同》,书中有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不适合结婚。”在这个结婚率不断走低、离婚率持续攀升的时代,单身主义的宣言铺天盖地,仿佛独身才是当下最时髦的选择。然而,你或许也发现,身边不少同龄人甚至比自己小很多的人,都早早步入了婚姻殿堂。有的历经多年爱情长跑终成正果,有的则因承受不住世俗压力而仓促结婚。看着别人成双成对、携手同行,我也曾有过“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为我而亮”的憧憬。但实际上,我并不羡慕每一个走进婚姻的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状态并不适合结婚。我明白婚姻只是一种社会制度,与爱情和浪漫无关。人们极力渲染的浪漫只是婚姻的开场,后续全是责任、忍耐和无尽的妥协。从小到大,我从未幻想过成为妻子、母亲的生活,甚至对此有些恐惧,因为这两种角色都意味着要放弃、牺牲一部分自我。而我恰恰是个不愿将就、能自我创造幸福感的独立个体。
我偶尔会感到孤单,但并不寂寞。工作稳定,有可爱的猫咪相伴,兴趣爱好广泛,作息规律,把独居的小屋收拾得井井有条,时常与三五好友小聚,闲暇时光游山玩水,这正是我小时候向往的理想生活,想必也是大多数经济独立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何以不同》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有些人特别适合一辈子单身。一方面可能是性格使然,他们很难达到爱情所需的互动要求,无法为了迎合他人而做出大量改变。还有一种人,他们更适合独善其身,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好,无需依赖他人,永远把自己的舒适度和自由放在首位。”只要你是上述两种人中的一种,可能就不适合结婚,至少不适合过早结婚。到了适婚年龄,若还没识破社会设下的谎言和陷阱,就被集体意识推进婚姻的围城,那等待你的很可能是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
如今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言论,比如“好男人在市场上根本不存在”“男人就像食堂的饭菜,虽然难吃,但去晚了就没了”“人一定要在XX岁前找到优质对象,否则就找不到了”。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我也经历了多轮相亲。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岁月静好,内心安宁。我从不标榜自己是独身主义或不婚主义,也不想被结婚与否的思维束缚。人生不过是一场三万天的体验之旅,婚姻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必要选项。如果有一天,我决定结婚,那一定是因为和这个人在一起,比独自一人时更快乐、更完整。如果始终没有遇到这样的人,也没关系,我早已学会如何让生活充实自在。演员王琳在《姐姐当家》中说:“人生孤独是常态,但如果你找到了生活中的另一半,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而人生不需要每天都背着奢侈品,简单平淡就是人生的真谛。”我不必成为世俗眼中的“标准答案”,收获了平静与自由,这就是我的圆满人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1891 测试
立即测试
2210 测试
立即测试
254 测试
立即测试
702 测试
立即测试
505 测试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