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一,那重复到让人麻木的清晨,睁眼都变得无比艰难,仿佛这成了未来日子里逃不开的日常。或许,我们可以试着用“准备离职”的心态去面对工作,说不定能缓解那如影随形的上班焦虑。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周一,生活就像被按下了重启键,开启新一轮的重复。自打上班后,生活变得单调又刻板,夜晚舍不得睡,白天起不来,身体和精神都在遭受双重煎熬。上班时一心想着离职,可真离职了又急着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感觉压力山大,仿佛天都要塌了。
这就像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断上演。而造成这种状况,很大程度源于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一直以来,我们都被灌输真善美的理念,把学习视为头等大事,仿佛学习就是一切。可当我们步入社会,才发现现实充满了人性的阴暗面,不禁开始怀疑学校教给我们的那些东西。
尤其是每年高考时节,看到相关新闻,内心总会泛起一丝无奈。高考被看得太过重要,仿佛考不上大学,整个人就被全盘否定了。不可否认,高考确实重要,但在我国,它的重要性似乎被过度放大了。今年高考的热度不如往年,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学历在不断贬值,考公、考研、考编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再加上互联网上展示的各种美好生活,我们渐渐发现,学习不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我这么说并非否定高考和学习的价值,只是想说明,有些东西的唯一性或许正在被削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似乎被规训得太成功了,以至于休息时都会感到不安,这就是网上所说的“休息羞耻症”。好像只要一停下来,人生就会陷入绝境。我们被规训的人生轨迹就是学习、考大学、工作、结婚生子。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好像成了“失败者”,和别人不一样了。但这样的人生就一定是好的吗?就适合每个人吗?
言归正传,上班太痛苦该怎么办呢?我最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准备离职”的心态去上班,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当天的工作就认真完成,有需要沟通协作的事情就积极去做。就算出现问题,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没关系,大不了就离职。”别把这些问题太当回事。等下班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抱着这种心态上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大大降低对工作的期待。很多人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认可,但工作毕竟不是学校,不会因为你做对一件事就对你赞不绝口,反而会觉得你还有提升的空间。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生活方式,这样你只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不是自己的生活里。
我们的生活是由各种不同的事情组成的,在参与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会有好的、不好的经历,也会产生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这些共同编织成了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总是对工作感到痛苦,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没有开拓其他兴趣爱好,没有能支撑你丰富生活的东西呢?当你的生活只剩下工作,一旦工作出现问题,你的注意力就会被全部吸引过去,既讨厌这种感觉,又无法自拔。
所以,大家除了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可以是在晚饭后散散步、跑跑步,也可以和朋友聚聚、看看电影等等。这些事情比工作更重要。试着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并把它填满,让自己的生活和内心都充实起来,这样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微信群
最新测试
323 测试
立即测试
288 测试
免费测试
1921 测试
立即测试
1141 测试
立即测试
592 测试
免费测试